经济危机哪些企业最受伤?

www.jctrans.com 2008-10-23 17:36:00 品牌中国网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经济危机之下没有哪个企业能独善其身。越来越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不以为然,说经济危机能带动游戏产业发展。理由是:在家无事可干,只有玩游戏打发时间。

  在我看来,如果游戏产业能火起来,一定因为危机还不够深。如果饭都没得吃了,你还有心玩游戏吗?

  看看全球领导人个个紧张兮兮的样子,你就是知道危机有多可怕。

  那么,危机让哪些企业最受伤呢?

  当然是外向性强的企业,比如富士康。

  目前,国际市场一个接一个告急,国内市场基本上波澜不惊,因此,中国被视为全球经济的“避风港”。谁能在这个市场立定脚跟,基本上就不会遭遇大风浪。近日,日韩企业纷纷表示要加大中国市场开发力度,正是出于此考虑。

  外面的风浪大,身处风浪中的企业当然最受伤。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代工型企业,业界名气非常大,但是,消费者几乎看不到富士康品牌的产品,因为它没有自己的品牌。因此,富士康属于典型的“寄生型”企业。2005年,富士康出口额达150亿美元之巨,可见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之深。

  还有一些企业,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危机影响,比如海尔、华为、联想,国际市场对这些企业的贡献率也比较高。

  现在,政府在想办法刺激内需,这思路是正确的,中国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的大后方。

  中国也是国际企业的大后方,对此,日本、韩国看得十分清楚。

  象日本这样完全外向型国家,经济危机对它的影响十分巨大。前几年,松下老总说过这样的话:失去中国意味着失去世界。我送日本人一句话:失去中国意味着失去日本。

  当然,我们绝对不能因为经济危机而得出“国际化是个错误”的结论。

  从长远看,真正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企业,一定是国际化程度高的企业,这是国际大企业不遗余力开发全球市场的原因。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仅在国内市场有所作为,只能是有限度的作为。

  当然,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来说,战略重心适度调整是必要的。

  但是须知,是船总要扬帆出海的,不可能一直泊在港湾里。

  我的建议是:2010年之后,中国企业要再次发力国际市场,并力争三、五年内在国际市场建立一个全新的格局。现在要做的事,是养精蓄锐,苦练内功。

  相信这次危机,华为会比较坦然,这得益于华为的“冬天”意识。一直把春天当冬天过的企业,冬天真的来了,反而不会惊慌。

  估计格力问题也不大,国内市场比较稳固,足以化解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

  最最无奈的企业,是国内市场没做好,国际市场又没形成支持的企业。

  特别提示:本文于10月20日上午写成,下午即看到媒体关于富士康裁员10万人的报道。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新闻
热门航线----------------------
免费注册企业会员   
中国物流人论坛      
物流访谈 ----------------------

抱团发展 谋求共赢
物流心经----------------------
商务工具----------------------
最近更新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