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小货代的大烦恼

www.jctrans.com 2016-10-26 14:28: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如果说货代业关系国计民生甚至社会稳定,也许有人会觉得未免夸张,但如果你身处货代企业集中度很高的上海市虹口区,你一定会被鳞次栉比的办公楼里浩若烟海的企业数量所惊讶......

  孙世杰

  记者从3月底开始对数十家各类型货代企业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地走访、调查,接下来记者将陆续汇总、整理这些零星点滴的成果,以飨读者。

  如果说货代业关系国计民生甚至社会稳定,也许有人会觉得未免夸张,但如果你身处货代企业集中度很高的上海市虹口区,你一定会被鳞次栉比的办公楼里浩若烟海的企业数量所惊讶;如果你推开其中某扇陪着货代人加班的门,你也一定会被那些刚从莘莘学子蜕变出来的、对事业和生活充满憧憬的眼神所感染……

  这些员工数量仅为八九名甚至五六名的小型货代企业位于整个货代业“金字塔”的最低端,持续承受着来自上方的压力。《中国国际货代物流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百强榜》)指出:2015年百强综合榜前10名企业的总营收达2212.81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营收的66.20%,较2014年提高2个百分点。另外,《百强榜》排名前10名与后10名企业的营业总收入相差50倍——整座“金字塔”所呈现出来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大量小型货代企业被挤压到了“墙角”。

  被逼不思进取

  甲货代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箱量下降和用工成本上升已是老生常谈,现在更要命的是单箱利润已降到令人无法想象的水平——以东南亚和中东的20尺集装箱来说,正常情况下的净利润只有10~20美元/箱,在箱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这种利润水平能撑起一家企业么?”

  谈到转型和创新,这位负责人坦诚:“经营者不是不想在窘境中求变、求新,微型企业也不是不想做大做强。比如一直在说的货代电子商务化,我本人也一直关注,可很多货代类的APP开始都号称‘货代从业者的终极助手’,可用了两三个月后,使用习惯刚刚建立,就“歇菜”了——做APP的企业自己都养不活自己,我们还能指望它帮助企业转型?一些相对靠谱的航运类电商平台,看上去似乎很美,但其中大多数只是从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最典型的例子是硬性规定押账期,在‘流动为王’的市况下,这种硬规定大大增加了小型企业的负担——自己赔了本,最终是为别人吆喝——客户需要的是个性化服务,大多航运类电商平台从没把小型货代企业当过‘上帝’……”

  被迫安于现状

  乙货代企业负责人因“裙带关系”常年维持着一家数十人规模的货代企业,他向记者表示:“不是因为亲戚的缘故,也不会做货代。现在小日子过得挺舒服,所以不管市场向哪个方向发展,都会以不变应万变。对我们这种规模的货代企业而言,就是靠关系和人脉,与其夸夸其谈求新、求变,不如自己领着一帮销售人员多跑跑来得实惠——企业里没有单一的客服、单证,统统是多面手。”

  说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这位负责人感叹道:“忧虑肯定有,传统型货代企业每天做的无外乎订舱、报关、装箱、仓储等这个产业链条上的冗杂事务。这些事务几乎没有什么增值,人员的可替代性也高,就服务性质而言是低端服务业,且中国目前八成以上的货代企业都处于这个层次。然而做项目货、跨境电商和保税区内物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业务,对企业资源和人员资质是极大考验。目前的情况是小型甚至是中型货代企业不是不想碰新业务这块‘肥肉’,而是没法碰、不敢碰——既没人,也没钱。目前国家正调整产业结构,原本处于下游的货源和品类近乎枯竭——大型货代企业曾不稀罕做的生意也渐渐从市场上消失,整个市场的竞争更趋恶性化——‘守成’也是基于以上现实情况的无奈之举。”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