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第五十届年会期间,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首次发布年度报告《2017年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2017年,东盟与中日韩(“10+3”)的经济增速稳定,中国成为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石。
报告指出,中国持续的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给东亚贸易和投资带来持续且深远的积极影响。例如,中国向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及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将带动东亚其他经济体向中国出口更多的消费品。中国游客赴东亚旅游持续升温,也为这些地区的服务业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中国快速上升的对外投资对扩大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资金来源及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AMRO首席经济学家许和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本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石。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略有放缓,但仍高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中国应该坚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来减少潜在风险,并取得可持续的中长期经济增长。”
许和意表示,中国当前的重点是加快结构改革尤其是切实推进国企改革、控制企业债务继续增长、减少过剩产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及增强宏观政策协调性与有效性等。另外,需要加强对金融体系风险的识别与处置,促进金融稳定。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从出口导向型增长向以国内需求为导向的增长转变,制造业也正从低端向高端发展。
AMRO报告认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受冲击的东亚经济体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调整,取得了成效,尤其在汇率、公司与金融部门、财政及审慎监管等领域。东亚经济还加强了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并形成了更为灵活的政策响应框架,这些都帮助东亚经济体较好地抵御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东亚通过继续开放贸易、投资及资本流动,推动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尤其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生产供应链,大大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增长。
报告称,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下,亚洲金融危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首先,政策制定者应把政策重点放在金融市场和资本外流引起的风险方面;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凸显了各经济体间金融风险的快速传播和相互影响;第三,东亚各成员必须建立一个更灵活和更积极响应的政策框架,也必须在区域内展开更深化的财政与金融合作来共同应对外部冲击。
AMRO是由东盟十国和中日韩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位于新加坡。其职能包括对成员的宏观经济运行及其风险进行监测,并对东亚区域金融安全网——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并对成员提供技术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