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透过“权威人士”看清中国经济

www.jctrans.com 2016-5-10 15:46:00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人民日报》昨日刊载对权威人士的访谈,分析中国当前经济形势,透露出高层对经济大势的判断,以及诸多未来政策的走向。

  [一季度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规模为9427亿元,逼近万亿,给地方财政支出腾出空间。]

  [中国这么大,产能层次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中国要形成一个产业梯队,形成阶梯性发展。如果只是一窝蜂上新兴产业、高端智能产业等,就会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中国的物价在3月份出现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降转升的情况。其中,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2.3%;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4.3%。]

  《人民日报》昨日刊载对权威人士的访谈,分析中国当前经济形势,透露出高层对经济大势的判断,以及诸多未来政策的走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权威人士的表态进行了多方面的快速解读。

  财政:绝不是大水漫灌

  权威人士表示: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真正积极。同时财政政策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

  一财财政记者陈益刊解读:《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确定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相继落地,确保“真正”积极。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亮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拳”:提高财政赤字规模、加大减税力度、增加地方专项债券额度、继续推行置换债券。

  这些政策组合拳正在加速落实。

  2016年,财政赤字率增至3%,创新高;赤字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

  今年5月1日,本届政府最大的减税政策——营业税改增值税全面推开,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被纳入试点,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政府预计减税规模超过5000亿元。

  同日推开的还有降低社会保险费,一系列措施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元。

  两项减税新政的落实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超过6000亿元。

  另外,中央明确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比2015年增加3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市场预计规模不会低于去年的3.2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地方正在加快发行置换债券,据中债资信数据,一季度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规模为9427亿元,逼近万亿。1万亿元置换债券将给地方政府节省债务利息支出400亿~500亿元,给地方财政支出腾出空间。

  积极财政政策并非“大水漫灌”,也注重提高投资效率,把握好“度”。

  在政府投资方面,2016年中央基建投资安排5000亿元,比2015年增加224亿元。中央基建投资集中支持属于中央事权的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减少小、散项目支出。

  同时,财政部对收入高增长时期支出标准过高、承诺过多等不可持续支出或政策挂钩支出,在合理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压减。

  另外,在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服务投资领域,财政部更加注重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截至2016年3月末,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项目数量为7721个,总投资规模87802亿元。

  另外,准财政手段的专项建设基金注重投资的有效性。今年一季度首批专项建设基金总规模约4000亿元,投向异地扶贫搬迁等三农建设,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建设,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转型升级项目。

  区域发展:中国要形成一个产业梯队

  权威人士表示: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去年,中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甚至在加剧。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干部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一财资深区域经济记者林小昭解读: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中国的地区差异非常大,在经济由高速转为中速的过程中,减速并不是铁板一块,有些地方还在高速发展,有些地方中速发展,有些地方为低速,“新常态之前,大家都是高速增长,两位数的增长。但新常态之后,就有高中低之分。”

  他表示,未来的格局很可能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经济保持中速增长;一些产业结构比较老化的地方如东北、华北等,可能会进入到低速阶段;而一些承接产业转移比较好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如长江中上游等,依然会高速发展。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智敏说,目前经济增速受到较大影响的省份,大多是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的地区,在市场发育、思想观念解放等方面明显不足,“经济活力不足,产业没有质的提升。”

  贵州省社科院胡晓登教授分析,“未来在区域政策方面,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而要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彭澎说,比如东北进入到低速发展,那种比较老旧的产业结构如何焕发青春,要认真思考。中国这么大,产能层次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中国要形成一个产业梯队,形成阶梯性发展。如果只是一窝蜂上新兴产业、高端智能产业等,就会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当然,即使在沿海地区,也不是笼统一块,沿海也有一些城市仍在高速增长。“现在沿海如果在8%以上就算是高速了,比如深圳和杭州,这些城市都是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但像东莞、佛山、无锡、宁波、苏州等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可以+互联网,重点是放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方面,主体还是自己的优势产业。”彭澎说。

  物价:结构性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好地保持物价平稳

  权威人士表示: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

  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

  一财宏观经济记者汪时锋解读:

  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老百姓(603883)很关注,也有担忧。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物价在3月份出现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降转升的情况。其中,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2.3%;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4.3%。

  就权威人士的上述表态内容,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记者表示,此次权威人士对当前的物价形势作了非常全面准确的解读,特别是从结构性角度看待当前物价,通盘考虑工业、消费、资产等多重价格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外界更好地深刻理解当前物价中幅、大幅上涨缺乏支撑、出现严重通缩可能性也不大的局面。

  胡迟表示,权威人士所提到的“不能匆忙下结论”是对当前物价实事求是的判断。

  胡迟还提到,权威人士的解读也提醒我们,若要妥善管理当前经济中的物价问题,需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而物价是经济总供需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只有结构性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好地保持物价的平稳;同时,为了保持物价平稳,在整体通胀、通缩风险都可控的情况下,也应该就部分领域的物价问题推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另外,在应对物价问题的同时,一定要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加强补贴,做好托底。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