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外国投资者看好“新常态”的中国

www.jctrans.com 2016-3-25 10:39: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3月2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发表主旨演讲后,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请他对李克强总理讲话中的一些重要点进行了解读。

  作者:郑青亭

  3月2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发表主旨演讲后,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请他对李克强总理讲话中的一些重要点进行了解读。

  中国是经济发动机

  《21世纪》:你对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的哪些方面印象较深?

  张燕生:在李克强总理讲话之前,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讲话中说,中日韩加东盟的GDP规模已经超过了北美和欧盟。也就是说,亚洲崛起是大势所趋。李克强随后在讲话中谈到,亚洲合作、发展、和平实际上是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李克强讲到中国政府目前对中国经济采取的主要政策,以及中国经济的前景。他提到,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世界经济从泥潭中走出来发挥了重大贡献。中国去年GDP增速达到6.9%,这意味着7000多亿美元的增量,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因此,他今天讲,要把经济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过去,合理区间的底部是就业,上部是通胀。

  今年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是在6.5%到7%之间,中国政府对短期的经济增长和稳定是充满信心的。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态势是好的;另一个方面,如果出现外部冲击和国内不可预见的风险,还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用。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能够对整个地区继续做出巨大贡献。

  《21世纪》:你觉得李克强的讲话是在回应外界对中国经济的疑虑吗?

  张燕生:亚洲经济的核心就是中日韩加东盟,其中,中国经济体量是最大的,比两个日本的体量还大。中国相当于是一座经济航空母舰上的发动机,引起全世界关注。前段时间,我去巴西和阿根廷考察,听到当地人讲,“我们不怕中国经济减速,每年七八千亿美元增量的蛋糕够大了。我们真正担心的是中国经济转型,是不是不会更多购买我们的铁矿石、大豆?那我们卖给谁啊?”所以,中国经济、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转型、调整、变化是会影响整个亚洲和世界的。中国的改革都是外界特别关注的。

  泛美开发银行行长莫雷诺昨天说,在过去15年,拉美对中国出口增长25倍。这是什么概念?现在无论在亚洲、拉美、非洲,还是美国、欧洲、日本,人们都特别关注中国。因为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55%,后来是30%,去年也超过了25%。这样的动力如果发生任何方向的变化,对任何人都有影响。因此,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用大量篇幅告诉大家,中国经济在短期、中长期会是怎样的,中国政府的政策是怎样的,对未来是如何考虑的。

  外国投资者看好“新常态”的中国

  《21世纪》:在具体政策方面,哪些具体政策是外资在华企业最关心的?

  张燕生:深港通仅仅是中国通过香港跟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昨天,在我参加的一个论坛上,IMF副总裁朱民提到,2009年至2015年期间,美国是去杠杆,亚洲是加杠杆。亚洲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为美国复苏买单。一旦加杠杆,当美国央行开始加息,亚洲就要去杠杆,这对亚洲、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亚洲直接融资,跟国际市场对接?

  对外国投资者来讲,对中国投资环境、经济前景、中国是否还会按照改革开放的路往前走、中国政府从“旧常态”向“新常态”大变革时期能不能给全球投资者创造一个好的清晰的预期,这些都是最关键的问题。中国政府有能力管控好风险,做好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在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方面,2005年以前,中国是用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低标准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者,他们在2012年以前主要看好中国的市场;2012年以后,看中的是中国高增值的服务和高技术的制造、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因此,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最近几年,特别是去年,外国对中国高增值服务和高技术制造的直接投资呈现井喷式上升,这说明外国投资者看好“新常态”的中国。

  在这中间,有几个经济体对中国的投资受到政治因素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日本、台湾和美国。去年下半年,我到美国的时候,一位美国专家告诉我,如果美国和中国尽快签署BIT(中美投资协定),相信下一步美国企业来华投资将出现新一波浪潮,预计将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甚至超过20%。中国政府明确地向世界说明自己的问题、政策和未来,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经济现在是全世界最好的,将来将更是全世界最好的。

  FTAAP与次区域合作平台

  《21世纪》: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现在最重要的安排是什么?

  张燕生:对区域经济合作,有两个平台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是亚太自贸区(FTAAP)。2016亚洲经济前瞻指数也显示,关于贸易投资机制的重要性,受访者认为FTAAP和“一带一路”是最重要的。FTAAP包括美国和美国推动的TPP,也包括中国和中国推动的RCEP。中国在前年的APEC中国年提出FTAAP,涵盖了不同的竞争性的区域性自由贸易方案,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开放合作。这样一来,APEC的21个亚太经济体一个都不少,真正地开放,因此是受欢迎的。

  另一个是次区域合作,我们接壤的几个国家在流域层面的次区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享受共同的资源和利益,比如一条河上的资源,上游如果得到的更多,下游就会得到的更少。我们需要合作,讨论关于权益的分配和补偿。从这个角度来看,湄公河流域的次区域合作对中国和整个地区都是很重要的。

  《21世纪》:李克强表示,力争年内完成RCEP谈判。这对亚太地区会有什么影响?是否会受到TPP影响?

  张燕生:RCEP和TPP是两个竞争性方案。TPP是美国推动的高标准方案,这意味着能够满足条件的经济体会非常有限,对没有参与的国家将会是排他性的。RCEP被有些人批评是低标准,然而,低标准、渐进式意味着包容性更强,可以照顾低收入的中小国家和一些比较边缘化的国家。中国推动的RCEP是一个包容性的合作。我们可以跟低收入国家和边缘化国家共享发展。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