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合肥将成中部航空枢纽城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5-24 8:40:00 合肥日报

导读:5月30日,合肥空运即将开启“新桥时代”。从三里街、骆岗到新桥,一路走来,合肥航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向世界。如果说三里街机场是合肥机场的1.0版,骆岗机场是2.0版,那么即将启用的新桥机场则是3.0版。

  空中架“新桥” 展翅待冲天

  合肥将成中部航空枢纽

  5月30日,合肥空运即将开启“新桥时代”。从三里街、骆岗到新桥,一路走来,合肥航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向世界。如果说三里街机场是合肥机场的1.0版,骆岗机场是2.0版,那么即将启用的新桥机场则是3.0版。伴随合肥发展的脚步,合肥机场迎来第三次“升级”。在合肥架起的这座“空中新桥”,乃是长三角西端最重要的空港门户,将成为中部地区的“航空枢纽”,开创安徽航空新纪元。

  蝶变:三代机场书写航空传奇

  合肥,自古就是江淮咽喉,战略要地。因地理位置重要,早在1934年,就在合肥三里街修建了一座小型机场,解放前主要是军用。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三里街机场才设立民用航空站。1957年12月,开通第一条上海-合肥-徐州-北京航线,乘客主要是公务员,客流量极少,每周只有3~4个航班。

  客运吞吐量,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标志。1977年,合肥骆岗机场建成启用,民航才渐渐迎来春天。伴随改革开放步伐,合肥骆岗机场迅速发展。1977年,初建的骆岗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0153人次,货邮吞吐量694.6吨。到1996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662665人次,货邮吞吐量8364.3吨,与1977年相比,旅客吞吐量增加了32倍。2000年以后,旅游客流越来越火,机场客流大幅增加,老机场已经无法满足民航发展需求,新桥机场应运而生。新桥机场,是继北京首都、上海虹桥等机场之后,具备目前国内最高飞行区等级的机场,可供世界上除空客A380之外的所有飞机起降,可以满足年吞吐客流1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的需求。

  拓路:三年内再增12条新航线

  即将完成历史使命的骆岗机场,为新桥机场的“起飞”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合肥机场客流量已突破500万人次,步入全国大中型机场行列,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增幅双双位居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第一。目前,在合肥骆岗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已达21家,开通航线58条,每周630个航班,并已基本完成覆盖全省的异地城市候机楼项目建设。

  新桥机场启用后,2~3年内将再开通12条新航线,对外连接欧美主要国际城市,对内直通所有省会城市。根据计划,在新桥机场70条航线中,其中10条是国际航线。航线虽增多,但新桥机场已拥有足够宽大的胸怀。2015年,新桥二期工程将开始筹建,规划建设18万平方米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可达到3200万人次;远期还将规划建设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新桥机场将成为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的现代化国际大型空港。

  枢纽:合肥脚步“走”遍世界

  新桥机场,为合肥脚步走向外部世界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根据安徽省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的《关于加快推进安徽民航事业发展的会谈纪要》,合肥将打造为中部地区重要航空运输枢纽。航空枢纽,意味着新桥机场除了满足客运航班起降,还有更多的航空运输也将在此中转。“十二五”期间,合肥将初步建成中东部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及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从距离看,新桥机场4小时行程内可涵盖大多数东亚城市,以航空运输为依托,合肥将成为中部地区融合多种产业、辐射周边地区的经济中心,合肥的足迹将走遍世界。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