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学 院人 物网 评专 题工 具展 会法 规数 据期 刊排 行人 才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 > 物流专题
  从2003年开始,中日航线的价格大战便导致了负运价出现,只是当时持续的时间不长,随着淡季过去,很快就能恢复到正常的报价。而在2006年负运价几乎持续半年以上,去年年末,交通部为此严惩了四大班轮公司,然而,今年随着全国各大口岸至日本的出口箱量出现大幅下滑。中日航线运价又向零运价逼近。到底行政干预能不能拧过市场的大腿呢?锦程物流网搜集了历年来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中日航线再次逼近零运价
 
  市场给完面子就变脸交通部处罚中日航线4家违规公司的墨迹未干,不听话的中日航线运价又向零运价逼近。来自上海航交所3月14日的信息,中日航线又有船公司报出10美元/标准箱的低价。此前,主管部门很重视此事,多次要求业界举报违规公司。“材料很容易搜集,但是这样我们会得罪客户,以后不容易在行业内立足。”上海一位老总这样表示。
  对于中国海运主管部门来说,中日航线的零运价、负运价是个老大难问题了。从1997年到现在整个市场就没有好过,量和价成反比,市场在逐步上升,价格却一直在下降。
[全文][评论]
中日航线四大班轮公司受重罚
 
  2007年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外滩一个古老大楼的会议室里,经营中日远洋航线的各班轮公司老总们正襟危坐,听取台上发言人的讲话,现场气氛肃穆。这是在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召开的“整顿和规范中日航线市场秩序专题会议”现场。
  当天,交通部第一次以罚款以外的行政手段雷霆出击海运市场。四家航运企业成为首批严打对象,被限制班轮航班数量甚至取消班轮运输资格。自从2002年实施《国际海运条例》以来,交通部规范海运市场的手段从未如此严厉过。
[全文][评论]
“负运价”的生存解析
 
  宁波外运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经理孙国能告知记者,日本航线的“负运价”特别明显。班轮公司之所以用如此方式拼抢货源,根本还在于“僧多粥少”,供方远大于需方。另外,经营中日航线的船舶周期快、路线短,使得投入的船舶可以比较小。小船舶就可经营使进入门槛变得很低,许多资金不太雄厚、甚至只有一两艘船的小公司就可以开日本航线。越来越多的船公司经营导致运力比需要的大。为了获得更大的份额,就会有公司挑起价格的恶性竞争。相互杀价令原本脆弱的市场更加脆弱。
[全文][评论]
中日航线运费结构畸形
 
  中日航线路线短,船舶周转周期快,使得投入的船舶可以比较小。小船舶就可经营,使进入门槛变得很低,许多资金不太雄厚、甚至只有一两艘船的小公司就可以开日本航线。越来越多的船公司经营导致运力比需要的大。为了获得更大的份额,就会有公司挑起价格的恶性竞争。相互杀价令原本脆弱的市场更加脆弱。
  目前中国出口日本的以大宗货物居多,比如粮食,钢材等,而这些货物往往都走干散货船,并不需要集装箱;相对而言,日本进口中国的多属于高附加值货物,以集装箱运输为主。这样就导致了从日本到中国的舱位爆满,而中国到日本的航线则竞争激烈。
[全文][评论]
国家宏观调控刻不容缓
 
  对于承运人来说,维持相对变化不大且较高水平的附加费,只允许基本运价进行竞争,是一种竞争策略和赢利策略,能够确保承运人获得稳定的收入。
  今年将继续严查中日航线运力供过于求是毫无疑问,中韩航线也好不到哪去。但由于中韩两国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中韩航线的运力波幅较小,中韩航线运价较长时期来运价水平保持较稳定的态势。控制市场容量,比如提高工商方面的准入门槛是解决中日航线的一个途径。但从长期来看,班轮公司的自发调节才是解决“负运价”的出发点。
[全文][评论]
中日航线的前尘往事
 
  2006年的一期焦点访谈节目《海运惊现“负运价”》中称上海通往日本的航线现在有8大航运公司展开竞争,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竞相压价,而且运价早在3年前就已经突破零运费了,也就是负运费,一个集装箱负运费高达210美元。
  为此相关部门采取了调控措施。在中日航线被零运费、负运费困扰达半年之久后,随着交通部的介入,06年11月中旬中日航线的运价一度恢复到300美元/标箱。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中日航线的报价再度被拉低至30美元左右,一些小公司放出了低价,青岛—日本航线又出现了负运价的身影,而上海—日本航线的运价则最低可以探到1美元/标箱。
[全文][评论]
集装箱市场前景隐晦不明 货量减少导致竞争加剧
 
  负运费这三个字近几年来仿佛从来未被遗弃过,从03年开始的海运价格大战以中日航线为矛盾的起点,战始终未曾止息,长期的恶性循环对中国航运企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我们都知道,负运价不是无利可图,是海运公司或货代公司为吸引客户,迫不得已采取的非正常价格竞争手段。中日航线怎样才能走入良性发展的道路?我想除了管理部门的适当介入外,建立有序的市场机制也是当务之急。
  然而到目前来看,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波及中国出口集装箱量,上海及深圳等中国两大集装箱港今年前两个月装卸量大降,而船量的不断增加也势必导致竞争的加剧,虽然区别于中日航线,然而已有专家断言,今年的集装箱运输也会陷入不景气。
[全文][评论]
发表评论

合作媒体:
中商视点物流资讯中国信息化中外物流中国水运物流时代周刊铁道货运中国船检
物流技术与应用中国物流中国储运物流技术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锦程物流网:中国站English
锦程物流网版权所有2000-2016